最新信息
最新消息
抑郁症的神秘面纱:高功能、微笑型与老年抑郁

近年,抑郁症比例在香港持续攀升; 相比2020年,严重抑郁症个案更激增超过3其中,44%年龄介乎1824岁的年轻受访者,患有中度至重度的抑郁,情况令人担忧2随着社会发展,亦加深了年轻一代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然而,抑郁症不只影响年轻人,长者及其他群体亦深受影响。当中较少被提及的「高功能抑郁症」、「微笑型抑郁症」及「老年抑郁症」,同样值得重视。

-

抑郁症是什么?为何与你有关?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健康疾病,严重影响个人情绪、思维及行为方式。与短期情绪低落不同,抑郁症会持续影响日常生活。常见的症状包括持续忧郁、对曾经喜爱的活动失去兴趣、食欲明显改变、睡眠问题、疲倦乏力,以及感到缺乏自我价值等。

-

抑郁症能因为家庭关系、工作压力、学业负担及社交互动等多种成因造成。曾受欺凌、感到严重失落或长期面对压力的人士,有更高风险患上抑郁症。在香港这种高压环境,不少在职人士往往需要面对多方面压力,故较容易患上抑郁症。在香港,约每四位成年人便有一人出现焦虑或抑郁症状,意味着你、你的家人或同事都有可能正经历抑郁。

-

老年抑郁症

不少长者误以为抑郁是年老、身体欠佳或患上认知障碍的自然情况; 然而,这些错误观念可能会导致延误医疗,更可能会让病情恶化。

-

导致长者抑郁的原因,往往与创伤经历有关,如伴侣离世、失去自理能力或被确诊重大疾病等。此外,活动能力受限、社交孤立、面对死亡的压力,以及药物副作用,亦可能诱发抑郁。与年轻人不同,长者抑郁的症状往往不易察觉,他们未必会主动表达情绪困扰,反而会持续诉说身体不适、记忆力减退或食欲下降。部分长者因文化观念将心理问题视为羞耻,拒绝倾诉,亦增加诊断难度。

-

老年抑郁的原因往往与经历创伤,例如伴侣离世、失去自理能力或被确诊严重病患等有关。此外,其他因素如行动受限、被孤立、面对死亡的压力或药物的副作用等,都可能会造成抑郁症。与年轻人相比,长者或不会直接表达情绪困扰,而是反复诉说身体不适、记忆力下降或食欲不振; 部分长者因文化观念视心理问题为羞耻,更加拒绝倾诉,令诊断更具挑战。

-

长者抑郁量表是什么?

长者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简称GDS)是一份专为长者而设的评估工具,能有效筛查抑郁倾向。GDS在设计时已考虑长者在患上抑郁时的行为表现,并剔除容易与年龄相关而导致生理出现变化的项目,避免出现混淆情况。

-

GDS 有两个版本,完整版本有30题,简化版本则只有15题。由于完整版需要较长的填写时间,难以要求患者完成问卷,因此医护人士通常会要求患者完成简化版的GDS在简化版的15题问题中,其中10题与抑郁症有正面关系(回答「是」代表患有抑郁症状,反之则没有); 而另有5题则与抑郁症有负面关系(回答否则代表患有抑郁症状,反之则没有)。

-

在香港,GDS经常被用来了解区内长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香港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2018年的研究显示,约15%的受访者在GDS得分达6分或以上,属于抑郁边缘,反映长者抑郁在社区中颇为普遍。

-

高功能抑郁症

高功能抑郁症属隐性抑郁的一种,患者表面看似一切正常,例如能如常上班、参加会议,与家人朋友相处无异,但内心却长期与抑郁抗争。

-

这类患者的症状与重度抑郁患者相似,包括持续忧郁、长期感到失望、疲累,且对生活失去兴趣,但由于他们善于伪装,能维持日常表现、履行社交义务,让人误以为他们情绪稳定、应对自如。

-

在重视成就的香港职场,高功能抑郁症尤其常见。在职人士往往会担心在工作上展示出脆弱的一面,会影响职业生涯,于是选择隐瞒病情; 社交媒体上的「表面快乐」文化,更令问题进一步恶化,让患者难以抒发真实情感,延误求医时间。

-

微笑型抑郁症

微笑型抑郁症虽未被正式列入精神诊断手册(Mental Health Diagnostic Manuals),但越来越受业界关注。这类抑郁患者外表看似开朗、满脸笑容,内心却承受着强烈抑郁情绪,充斥着悲伤、空虚和无力感。即使与人交往或在社交媒体亦会上保持正面的心态,刻意隐藏情绪低落。

-

习惯完美主义、害怕被视为软弱的人,特别容易出现微笑型抑郁症。尽管难以察觉,但有一些迹象可以观察:情绪与行为不一致、过分取悦他人、不愿谈论自身困扰、追求完美等,都可能是隐藏情绪困扰的表现。

-

当社会的文化普遍对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存有偏见,此情况便会尤其常见。微笑型抑郁症患者为了能维护社交地位,害怕被他人是为软弱的人,便会习惯奉行完美主义。虽然这类抑郁症患者往往难以发现,但只要细心观察,亦是有迹可寻的。

-

揭开抑郁症的多重面貌

抑郁症不一定符合我们的想象。高功能抑郁症患者能在工作上保持专业,内心却非常挣扎; 有些人总是笑脸迎人,其实正努力抗衡压力; 而不少长者则因为误解或认为与他人表达心理健康问题是羞愧的表现而选择沉默,默默忍受心理痛苦。

-

认识不同抑郁症的面貌,对家人、朋友与同事至关重要。若未及时治疗,抑郁症状只会恶化,进一步影响个人、家庭、职场甚至整个社区。当你在自己或他人身上发现这些迹象时,应主动寻求专业协助,踏出迈向身心健康的重要一步。
-

参考资料:

1. Hong Kong depression rates reach new highs. (2024). The Standard. Available from: https://www.thestandard.com.hk/breaking-news/article/213040/Hong-Kong-depression-rates-reach-new-highs

2. What is Depression?. (2024).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vailable from: https://www.psychiatry.org/patients-families/depression/what-is-depression

3. Depressive disorder (depression). (2023). WHO. Available from: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pression

4. Depression in older people. (2023). Health Direct. Available from: https://www.healthdirect.gov.au/depression-in-older-people

5. Your Guide to Understanding Depression in Elderly and Older Adults. (2025). Healthline. Available from: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depression/elderly

6.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 (2020).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vailable from: https://www.apa.org/pi/about/publications/caregivers/practice-settings/assessment/tools/geriatric-depression

7. The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 (N.D). HIGN. Available from: https://hign.org/consultgeri/try-this-series/geriatric-depression-scale-gds

8. 社區長者情緒健康調查-報告摘要. (2017). Baptist Oi Kwan Social Service. Available from:

https://www.bokss.org.hk/content/press/46/201718%20%E7%A4%BE%E5%8D%80%E9%95%B7%E8%80%85%E6%83%85%E7%B7%92%E5%81%A5%E5%BA%B7%E8%AA%BF%E6%9F%A5%EF%BC%8D%E5%A0%B1%E5%91%8A%E6%91%98%E8%A6%81%20Final.pdf

10. What Is High-Functioning Depression? Signs and Symptoms. (2024). Cleveland Clinic. Available from: https://health.clevelandclinic.org/high-functioning-depression

11. 7 Signs You’re Dealing with High-Functioning Depression. (2024). Redoak Recovery. Available from: https://www.redoakrecovery.com/addiction-blog/7-signs-youre-dealing-with-high-functioning-depression/

12. Smiling Depression: What You Need to Know. (2024). WebMD. Available from: https://www.webmd.com/depression/smiling-depression-overview

[Aug] Blog 3 - Featured Image_R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