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年初,本港急性腸胃炎(AGE)的個案有明顯上升的趨勢。市民需注意個人衛生、環境清潔及食品安全以預防感染此類疾病。由於腸胃炎具有高度傳染性,了解其成因及如何預防感染,對保障個人及公眾健康至關重要。
-
急性腸胃炎是甚麼?
急性腸胃炎是指胃部與腸道發炎,常見症狀包括嘔吐、腹瀉、腹痛等,有時更可能會發燒。此類感染主要是由病毒與細菌引致,更會導致食物中毒或俗稱的「腸胃型感冒」。急性腸胃炎的感染形式主要可分為4大類:病毒性腸胃炎、細菌性腸胃炎、寄生蟲性腸胃炎與非感染性腸胃炎。每種腸胃炎在成因、症狀與治療方式上皆有所不同。
-
病毒性腸胃炎
病毒性腸胃炎,俗稱「腸胃型感冒」,是最常見的腸胃炎主因之一。常見的症狀包括水狀腹瀉、胃痙攣、感到噁心與嘔吐,有時更可能會輕微發燒。病毒性腸胃炎主要透過接觸受感染人士、受污染的食物或水作傳播。諾如病毒和輪狀病毒是兩種最常見導致病毒性腸胃炎的病毒。
-
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是全球最常見的食源性疾病元兇,超過60%的食源性疾病和95%的非細菌性急性腸胃炎,皆由諾如病毒引起。它的傳染性極高,特別容易於密閉環境如郵輪、學校和醫院中傳播。在人口密集的香港,諾如病毒亦本港急性腸胃炎爆發的主因之一。常見的症狀包括感到噁心、嘔吐、腹瀉及胃部絞痛等。
-
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是兒童感染病毒性腸胃炎的主要元兇,主要透過受污染的雙手、物件或食物傳播,此情況在學校及托兒所等場所尤其常見。然而,嬰兒普遍會在8個月大和12個月大時接種2劑輪狀病毒疫苗,兒童的感染率已因而大幅下降。
-
除了兒童,成人亦會感染輪狀病毒,雖然通常沒有不適症狀,但依然會成為病毒傳播的途徑。此外,免疫力會隨年紀上升而變弱,因此年長人士同樣屬於高風險群組,需要注意預防措施,免受病毒感染。
-
病毒性腸胃炎能治療嗎?
現時,市場上暫未研發出針對病毒性腸胃炎的特效藥,而抗生素亦對病毒無效。因此,治療的重點在於透過補充足夠水分,尤其是透過口服電解質水進行自我護理;同時,在康復前避免飲用含酒精、咖啡因及其他可能導致脫水的刺激物,亦能有效避免因病毒性腸胃炎導致的脫水情況。
-
細菌性腸胃炎
細菌性腸胃炎較病毒性腸胃炎少見,通常因消化系統受細菌感染所導致。常見的症狀包括嘔吐、腹瀉及腹痛等,更可能會導致發燒。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是兩種常見致病的細菌。
-
大腸桿菌
大腸桿菌是較為危險的腸胃炎元兇,如情況嚴重更可能會導致腎衰竭等併發症。消化系統受大腸桿菌感染會導致血便(可能持續數日)、嘔吐與感到噁心等,導致難以補充足夠水分,甚至劇烈胃痛。大腸桿菌的主要傳播途徑包括食用未經煮熟的肉類或飲用未處理的水。
-
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也是常見的細菌性腸胃炎原因之一,通常存在於未煮熟的家禽、雞蛋及乳製品中。當我們進食受污染的食物或飲用受污染的水時,便會受感染。沙門氏菌的症狀與大腸桿菌相似,通常會出現血便、發燒與腹痛等情況。為減低感染沙門氏菌風險,建議將家禽煮至內部溫度達74°C,徹底煮熟後食用。
-
寄生蟲性腸胃炎
寄生蟲性腸胃炎是由腸道寄生蟲所引起,當泳池、湖泊或河流等娛樂用水的衞生情況不理想時,尤其容易成為寄生蟲透過水源傳播的途徑。在衞生設施不足或缺乏乾淨飲用水的地區旅行,飲用未經處理的水或進食受污染食物後,受感染的風險亦會增加。
-
若進食前未有正確洗手,或在處理食物時忽視個人衛生,同樣會增加感染寄生蟲的風險。
-
非感染性腸胃炎
與感染性腸胃炎不同,非感染性腸胃炎並非因受細菌、病毒或寄生蟲感染所引起,而是受化學物品刺激、過敏反應或某些藥物與攝取酒精等物質所造成。常見導致非感染性腸胃炎的因素包括咖啡因、酒精、辛辣食物,甚至是壓力等等。
-
非感染性腸胃炎的常見症狀包括感到噁心、嘔吐、腹痛與腹瀉等,但無需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小小的生活調整,多休息、補充足夠水分,並避免接觸會引發過敏反應的刺激物,大多數患者無需透過治療便能自行康復。
-
擊退急性腸胃炎:保護自己,保護他人
急性腸胃炎是常見的疾病,通常因受病毒、細菌、寄生蟲感染或非感染性因素所引致,每種急性腸胃炎皆有不同的預防與治療方式。雖然大部分患者只需補水與足夠休息便可緩解症狀,但如果病情嚴重,或患者屬高風險群組,應盡快尋求醫療協助。
-
了解急性腸胃炎的成因,並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能有助保護你與他人的健康。簡單的習慣轉變,如正確洗手與安全處理食物,便可有效降低患上急性腸胃炎的風險,減輕疾病對社區造成的影響。
-
參考資料:
1.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Press Releases. (2025). CHP urges public to be vigilant in preventing acute gastroenteriti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1/08/P2025010800580.htm
2.Cleveland Clinic. (N.D). Gastroenteritis. Retrieved from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diseases/gastroenteritis
3.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2013). Epidemiolog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Number One Foodborne Illness. Retrieved from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7126578/
4.Mayo Clinic. (2013). Viral gastroenteritis (stomach flu). Retrieved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viral-gastroenteritis/symptoms-causes/syc-20378847
5.Healthline. (2022). What to Know About Parasitic Gastroenteriti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parasitic-gastroenteritis
6.Healthline. (2024).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oninfectious Gastroenteritis and Coliti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noninfectious-gastroenteritis-and-colitis
![[July] Blog 2 - Featured Image_R0](/Upload/news/39/photo/1147227912d44442b3c5d45d4be53b2d.jpg)